推行街道居民议事会议 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

(2025年07月25日 17:25)

随着大码头、汽车路2个街道陆续召开首届居民议事会第一次会议,标志着资阳区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正式落地。这项创新举措犹如一把“金钥匙”,打开了资阳区基层民主治理的新大门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公共事务决策,真正实现了“小事不出社区,大事共商共议”。

顶层设计搭平台 多元参与聚民意

街道社区的基层民主如何破局?资阳区给出了“解题思路”。依据《湖南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》,资阳区委制定《关于推行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的实施方案》,构建起“谁来议、议什么、怎么议、议后办”的全流程规范。两个街道通过民主推荐、协商提名等方式,推选出首批104名议事成员,涵盖辖区内的人大代表、街道和社区干部、相关专业人士以及其他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,真正让居民议事会议成为“民意蓄水池”。 

规范议事重实效 票决实事解民忧

“培训+审议+讨论+票决”的规范流程,让议事会议成为民主决策的“演练场”。会前,议事成员接受履职培训,明确议事规则;会中,听取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、人大工委工作报告及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说明,分组讨论环节聚焦老旧小区改造、交通设施完善、社区养老服务等民生热点,两个街道共收集意见39条,议题涵盖经济发展、生态治理等多个领域。同时,首次引入的民生实事票决制,成为会议的“亮点”。两个街道共票决通过4个民生实事项目,计划投资共计900余万元,实现了“群众盼的”与“政府干的”精准对接。

闭环管理促落实 长效机制惠民生

街道建立完善议事成果的闭环落实机制,推动相关意见建议落到实处。以“民情全覆盖、民意全对接、民事全答复”为目标,形成议事成果与意见建议的“收集、办理、督办、反馈、评估”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。办理情况及时反馈,并对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。

创新机制添活力 基层治理换新貌

从居民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出发,通过将居民议事关口前移、重心下移,创新实施“2+N”议事模式(“2”指居民议事会议和人大代表联络站2两个载体,“N”指闭会期间若干议事成员活动)。议事会成员按照“政策宣传员、民情收集员、矛盾化解员”的标准,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,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需求和呼声。如,议事会成员通过“小区党群服务站”“小区邻里议事点”“码头夜话”等渠道,收集意见建议56条,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。